迪斯尼乐园是什么?

中国孩子学《弟子规》和孝悌忠信,美国孩子从Disney学做梦和花钱买好梦一日游,这就是区别。其实两种教育方法各有利弊,但是从道德角度确实中国的教育方法更胜一筹。

除了赚钱以外,迪斯尼公司还是意识形态领域强大的宣传机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千千万万美国青少年的价值观,迪斯尼就是针对美国少年儿童的中宣部。在迪斯尼的动画片当中你能看到非黑即白的善恶标准,简单的因果报应,公主与王子的童话,没心没肺的轻松搞笑,这些恰恰就是美国人价值观。

迪斯尼乐园是这个世界唯一一个把记忆当作商品买卖的地方。用Disney自己员工(Herbalife CEO,Michael Johnson,前任Disney高管)的话说,

Disney制造故事,贩卖故事

动画片与电影的童话是虚假的,但是却能吸引小孩子的注意力,为了赚钱,又人造出一个童话世界让小孩身临其境,去亲身体验影片的童话故事。用金钱来圆一个梦,一个童真,无邪与美好的梦。对小孩子是圆梦之旅,对掏钱的大人却往往是噩梦之旅,往往是交了不菲金额的钱,却是要忍饥挨饿排长队,毫无享受了服务的感觉,见2018年2月的新闻标题:迪士尼切莫成为上海雪乡

佛教与基督教的同与不同

如果人没有信仰,就会失去方向。在信仰这个精神食粮的市场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自己适合什么,佛教与基督教比较是一个敏感的题目,而且也有很多角度可以比较,去网上搜索可以找到很多从不同角度比较的文章和视频,其中很多要对两者有优劣高下的判断。本文的目的既不想罗列所有角度成为一篇学术论文,也不会在两者之间做优劣的判断,而是希望通过比较佛教与基督教的修行方法和目标的角度来回答“我应该信佛教还是基督教”这个疑问。之所以从这个角度是因为相比教义,修行方法和目标是具体可行的,是不是契合每个人各自的特长和诉求决定了谁适合哪一种宗教。比如我个人的经历。这篇文章通过比较当今世界两大宗教帮助你选择最适合自己的精神家园。

差别

修行的难易程度上,佛教较复杂,基督教较简单。这不是我说的,而是一个美国白人在与坎钦慈诚罗珠对话时提的问题,后者回答说要用人天佛教,来对应基督教的修行方法。另外,自媒体人罗振宇也持类似的观点,只不过他的理由是佛教有六道而基督教只有三道。

我的存在与否,基督教是有的,佛教是没有的。

教主与信众的关系

在基督教,上帝与信众是神与人的关系,上帝之子耶稣与信众是牧羊人与羊的关系;而在佛教,如净空法师在《佛教是佛陀的教育》文章中对佛教的定义,佛教是一种特殊的教育,释迦牟尼与信众是师生关系。这种差别意味着在基督教更强调信和被动服从;而佛教更强调主动的学习和功夫的修炼。

修行目标和鉴定达标的方法

我曾与一位虔诚的天主教信徒聊天,他说全世界有二十亿基督徒,其中十二亿是天主教徒,天主教是基督教最原始的教派,其他教派都是十世纪之后产生的。我问他:基督教徒修行的目标是什么?他说:“共享上帝永恒的生命”,“模仿耶稣的言行力图做到与他一样的言行”,我又问:怎样才能证明一个基督徒达到了这个目标?他回答:成为圣徒(Saints)。那么怎样才能证明一个人达到了圣徒的境界?圣徒的种类很多,有的是布施财富修建教堂,比如法国国王;有的是heroic virtue,比如特蕾莎修女帮助临终的人有尊严的离世;有的是因为谦虚没有架子,比如教皇保罗二世;还有些人具有代人向上帝转达请求(Intercession)的能力,如同先知或信使一样。天主教会官方承认的圣徒叫做Canonized Saints,即被罗马教皇承认的圣徒,其他教会也有他们的圣徒,有的教会每天都产生新的圣徒。基督教产生迄今两千多年,天主教会Canonized Saints总共只有大概一万人,其中大多数都是烈士(Martyr),也就是殉教牺牲者。

佛教徒的修行目标是净宗讲的“一心不乱”,禅宗讲的“明心见性”,教下讲的“大开圆解”,名字不同,实质是一回事,即大彻大悟,梵语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证明一个佛教徒的修行是否抵达目标,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一个人死的时候是否没有痛苦,按大俗话说就是是否得好死。对于仍活着的信徒,不同的宗派有不同的方法,就净宗而言,在达到“一心不乱”这个最终目标分几个阶段:1,功夫成片;2,事一心不乱;3,理一心不乱。

相似

综上所述,基督教与佛教相比是一个信众相对被动,修行方法相对简单,修行目标定义相对模糊的宗教。即使如此,基督教与佛教在修行目标是有共通之处的。基督教用的祈祷与佛教用的坐禅和念佛方法都是通过对意念的控制来清除杂念的影响,保留和增加皈依超自然力量的善念的力量,并延续这种善念达到念念相续的不间断状态,

达到这种状态以后,佛教称为一心不乱,信众不知不觉的与佛心心相通,进入了佛的境界,净土宗夏莲居在《净宗必读 净语 直念去》说:“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基督教称为被上帝的灵充满,获得永生。

电影《芳华》

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芳华》被中国大陆禁播了,真为他感到可惜,拿到美国上映中国有关部门可以同意吧。我有一年多没进过电影院了,如果《芳华》在美国上映,我一定去电影院给冯小刚导演捧场,支持他继续“顺心而为”,成就不朽。

看了9月22日人民网强国论坛主持人小明采访冯导谈论《芳华》的对话,小明此人不一般,说话有水平。

虽没看电影,但看了访谈,也大致了解了《芳华》要表达的诉求和心情。诉求之一是铭记为国牺牲的老兵,重复了10年前《集结号》的主题,对这个诉求我100%支持,因为这个诉求一是要维护人的尊严,二是要提醒国家对军人的担当。聪明的政府会去满足这个诉求,因为这样民众才愿意去继续为国牺牲。其实铭记烈士这件事并不难做,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建北京悯忠寺(今法源寺)纪念东征朝鲜阵亡将士,千古流芳,这件事是政治,本来应该由政府来做,冯小刚导演却以一己之力替政府去做这件事,给老兵尊严,铭记他们的牺牲,是铁肩担道义,对此我心存敬佩。

Video: 对话冯小刚:看《芳华》绽放,部队生活是我的世外桃源我很怀念它

更新(2017/11/25)解禁,12/15上映,十九大后的中宣部换了人间

因果报应:评央视主持人豪门梦碎

最近在加州洛杉矶一对跨国夫妇对簿公堂,丈夫美国人是功成名就的华裔医生,妻子中国人是前央视主持人,夫妻俩两年前刚刚结婚,一年前刚刚开始一起生活。新闻标题:央视女主持嫁美国医生:一包卫生巾用一年 吃过期食物

对于这件事以下是我的拙见:两人对婚姻的预期都有问题。

医生觉得自己是豪门(其实也就算个微豪门吧),又懂法律,就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所欲为的欺压新移民妻子,他的做派其实在有钱人中挺有代表性,很多女性对豪门趋之若鹜,但很少人了解,事实真相是有钱人都把钱看得很紧,很会保护自己欺压别人,如果门不当户不对嫁进去要不然压力会很大,没有心量实力hold不住会败下阵来;要不然碰上心理变态控制狂或心行不善的直接上当受骗自己吃亏。

女的很明显是冲着对方的钱,地位和身份去的,婚后男方不能生育也愿意凑活一起过。受国内物质主义染污,选择结婚对象不看人品,三观,只看钱,房子,地位和身份,十有八九她是这么想的。

前央视主播女嫁人只看钱地位不看人品是因,吸引来心不善身体不健康的老公是果。婚礼高调张扬是因,丢人收场是果。在国内女人都是女强人,男人都是家庭煮夫的脑残电视剧熏陶下不修习煮饭持家的妇道,被豪门扫地出门是果。华裔医生男追求表面文章,婚前隐瞒自己身体缺陷,自己心行也不善是因,名誉扫地,竹篮打水一场空是果。

修行与修理:女子深夜外出的遭遇

最近看到两则女人深夜外出遇到陌生男人遭遇的真事,两件事的结果一正一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迥然不同,不得不感叹佛经讲的因果法则真实不虚,这个世界没有多少人信因果,但是每个人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遵循着它。

一件真事发生在中国浙江,时间是几天前,新闻标题是女子与丈夫吵架离家 遭强奸抢劫。这名女子姓魏,当晚和老公吵架后想自己坐车回安徽老家。为了省去住旅馆的钱,她就在一个公交车候车亭休息。随后一骑摩托车男子出现,并说他愿意带她坐车回家。魏女士于是上了车。此人随即带魏女士到了一间地下室,对她实施强奸后还抢走了魏女士身上的财物。

另一件真事发生在中国北京,时间是二三十年前。故事标题是那一年,我上了陌生人的车。几十年前的一个深夜,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只身来到北京,人生地不熟,又至深夜,坐地铁末班车却偏偏下错了站。地铁车厢内空空荡荡,只有个脸上有疤的中年男人,与她在同一个车厢,并在同一站下车。作者拖着行李等夜班车去旅馆的时候,那个脸上有疤的中年男人向她伸出援手,作者经过思想斗争冒险上了他的车,结果我不赘述。最后作者说:

想起这个往事其实是跟最近的章莹颖失踪案件有关的。很多人都由此得出结论绝对不能上陌生人的车。不上是正确的,但是上车也是可以安全地上的。试想当初的武术教练停车在我面前问我要不要载一段,他会跟我说如果不放心拍个车牌照片甚或他的照片发给朋友圈啊,或者至少我这样要求他是不会拒绝的。相信善意,保持戒心,以这样的心态上路,你的旅途一定会充满快乐和惊喜。

我想声明,此文没有任何挖地域坑的意思,我坚信,北京也有坏人,浙江同样有好人,事实上,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有好人与坏人同时存在。

上述两件真实事件的前半部分非常相似,都是年轻女子深夜外出需要帮助的时候碰到陌生男人,但是最终结果却迥然不同,每位看客不禁会想,为什么?对这个问题,就像你我人生中碰到的很多事情一样,大多数人会觉得匪夷所思,无法解释,没有答案,或者说没有一个可以用科学证实的答案。因果法则不是科学可以证实的东西,但是不代表它不存在,恰恰相反,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客观存在。我坚信,正是因果报应造成了这两位女子截然不同的遭遇。

境随心转,每个人有自己的磁场,行善事起善念会改善自己的磁场,好人与善知识会被你吸引,无声无息的自动出现在你身边,小人恶人会识趣的自动远离你;如果做恶事起恶念,那么你的磁场会随之变坏,好人与善知识会自动远离你,小人恶人坏人则会被你的磁场吸引,不断的兴奋的找到你并缠住不放。

学坏容易学好难,一旦沾上不良的习气,因果报应,最终受罪的是自己。人生是一场修行,修行的意思是修正行为。如果不修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走到社会上,难免要被别人修理。

清朝初期的名士黄安士说

人人信因果,天下大治之道也,人人不信因果,天下大乱之道也。

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