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南怀瑾讲解安那般那呼吸法

南师在《现代学佛者修证对话》中谈的修行转化色身的具体入门方法

修色身首先要利用安那般那呼吸法修气。《达摩禅经》、天台宗止观的修法,乃至天台宗小止观六妙门的修法,都是从安那般那入手的。其实,我们除了鼻子的呼吸以外,全身十万八千毛孔,乃至五脏六腑也都在呼吸,都在安那般那,但是一般人不了解这一点。

任何人只要还活着就自然会呼吸,但是一般凡夫不知道把心与呼吸配合为一。假使一个人能修到随时心气合一,在道家也叫心息相依,他的功夫就差不多了。修气可以修到念住气住,我们念头动的时候思想就会动,呼吸就会跟着动,安那般那出入息就会动。如果思想真正停住了(注意不是空了,空也是一种住的方法),出入息一定会停止,这就是修息了。

我们生命活着的这股业气就是一股风力,这股风力力量很大。弥勒菩萨在《瑜伽师地论》里把这股风力分为大刀风、小刀风两种,我们身体有时会感觉痛,就是因为气在身体里面,像一把刀一样在割你。等气都顺了,念住了,呼吸住了,色身的风大就起了变化。

笔记:台湾人濒死经历口述

濒死经历口述音频是慈濟台南的一位師兄於志工早會分享。 本身體很健康,突然細菌感染,停止心跳三十分鐘…..期間到一個地方遭審判,一塊錢也拿不出來,他懺悔,最後條件交換,回來要分享他的所見所聞及懺悔。

他的经验是:听觉是在死亡时最晚丧失,苏醒时最早恢复的感觉器官,在呼吸心跳停止之后他仍然能听到周围人的对话,在呼吸心跳刚刚恢复之后他也是首先能听到人的对话。因此在亡人旁边发出的声音非常重要,不要因为不当的言语或哭泣让亡者产生负面的情绪,影响其往生的过程。

笔记:瑜伽师如何能不吃不喝Video

瑜伽师如何能不吃不喝Video
这是一位当代瑜伽大师的一段告诉你如何驾驭超能力的演讲。真正的修行者能长时间静坐,冥想坐禅或念佛,连续多天不吃不喝不睡觉不大小便,在冰天雪地也不感冒。他们怎么做到的?印度瑜伽大师Sadhguru告诉你答案。他讲的理论包括身心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怎样从外界摄取能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衡量生命的意义和质量。

身心的关系:身体像一辆车,心念像车的驾驶员,在心灵的操作下,车可以省油也可以费油,这是为什么人可以一日一餐或两餐也能健康有活力的科学基础

如果你把你的头脑保持在特定状态,你能余出来的这部分能量是巨大的,因为没有不必要的能量耗费了。任何系统都是如此,不论是一辆车、一部机器,任何东西,它运行时的摩擦能减小多少,就能省下多少能量,不是吗?任何东西如果在很大的摩擦下工作,要消耗的能量是巨大的。所以,生理上、心理上、能量上,如果你让你的系统没有摩擦地工作,新陈代谢就会下降,你会非常高效地运作。因为当你想提升能量层级时,你会有很大的提升范围,当你想让它降低时,它就能降低。现在大部分人的这个范围非常非常小,如果你让他们做点活动,他们会彻底累垮,如果他们没事做,他们就会发疯,如果你没事做,你就会发疯,不是吗?在这种状态下,它降不下去。现在,所有东西你都消耗得更多,纯粹是因为你转速太高,就是这样。

三天之内我们就可以教你一种简单形式的冥想,它能将你的新陈代谢降低大约24%,这是你在有意识的冥想状态中能降的最大幅度。如果新陈代谢再进一步降低,你就不会有身体的感觉,如果你坐在这里,你没有身体的感觉了,瑜伽士就是这样坐的。

心念具有操控高维能量的巨大潜力

你不需要手表,如果你在这坐三个小时,你知道你需要起来,身体知道。所以有人能坐几小时、几天,因为他们没有身体的感觉。为什么没有身体的感觉,并不只是因为新陈代谢的下降,还跟你能量的强度有关。这能量不是生理能量,而是另一个维度的能量极度强烈,一旦它遍及全身,你就没有身体的感觉了。

身体是平台,不是心念的监狱

非常重要的是你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不是障碍,你自己的身体和头脑不会老是绊倒你,它们必须要成为你站立的平台。而现在人们沉没在里面了,你看,这是一个平台,它很好,但假设它让你陷进去,那就不是一个坐着说话的好地方,不是吗?它支撑着我们,所以它很好。你的身体、你的头脑也必须始终支撑着你,如果这样的话,你对外界的依赖就会降低。

身体如何获取能量,不光只有吃喝的方式

并且,水也并非总是通过嘴来摄取的,身体通过各种方式摄取水,如果你通过某种方式激活系统,它就能直接摄取能量。你看,现在你吃东西,喝水,呼吸空气,做这一切为了什么?为了产生能量。但是科学已经清楚地给你证明了到处都有充足的能量,所以如果你能直接获取能量的话,那是怎么做到的?“瑜伽”这个词的意思就是,“瑜伽”这个词意味着,你在开始消除你个体的边界。现在,这个是我,那个是你——100%清晰,对不对?为什么?因为你认为这个身体是我,那个身体是你。这是清晰的边界:我的身体和你的身体有着一个清晰的边界;我的头脑和你的头脑大体也有一个边界,可能我们在这儿,在那儿有一点点重叠之处,但是并不存在我的生命和你的生命这种事。

生命的意义何在?如何衡量生命的质量

你吹过肥皂泡吗,还是你在上学的时候就已经是个严肃的男孩了?不是?那你吹过肥皂泡吗?假设我们坐在这里吹肥皂泡,你吹出了这么大个泡泡,我吹出了那么大个泡泡。现在我说,“这是我的泡泡,那个小的是你的,这是我的泡泡”。啵,它破了。现在我不会说这是我的空气,那是你的空气。生命正是像这样,这是一个充满生命的宇宙。你捕获一些,我捕获一些,你捕获多少,将会决定你存在的意义和质量。我希望你们清楚地理解这个,你捕获了多少生命,会决定这个。你可能有个发达的大脑;你可能有很高的智力;你可能有很多知识;但是你仍不能活出意义重大的生命,除非你捕获了很多生命!除非你是一个大泡泡,那么才是意义重大的。如果你有一个很大的身体,别人可能看到你会说,“他很高大”,但是在你内在,那并不会是你的体验;如果你有个发达的脑子,人们会想,“哦,他很聪明”,但是在你内在,你不会有一个重大的生命,除非你在内在捕获了很多生命。那么如果你坐在这里,仅仅是坐在这里,就已经妙不可言,到那个时候,不管你是睁着眼,还是闭着眼,无论你做点什么事,还是不做什么事,对你来说已经没有区别。只有到那时候,你才不会作为一种既得利益在世上活着,因为你做什么和不做什么,在你身上发生什么事或者不发生什么事,并不决定你生命的质量,那个时候我们才能真正地信赖你,是不是?

生不逢时是人生修行的一部分

Youtube视频的回应:

哥们儿 作为70后 我理解你 我也是爸爸的棍棒教育下长大的 我小时候的那个时代看高仓健,少林寺,霍元甲的电影电视,主流的价值观是男人应该是硬汉,女人应该是小女人。长大后等我找老婆的时候,时代变了,现在的主流是阴盛阳衰,女强男弱。我们在7-80年代形成的价值观 择偶观 和教育观在新世纪是少数,不是主流。人生不易,我来人间一趟,感觉生不逢时,生错了时代,这种阴差阳错是人生的一部分。我觉得人生是修行,在一个时代中做少数人的一份子是修行的一部分。

我的教育理念(心理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

育儿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其中包括很多方面,包括三观德育,心理素质,生活能力和事业能力的培养等很多方面。在这里我主要谈一下我在心理素质和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教育观念。

培养目标:让孩子认识未来真实的世界,培养他独立自主的生活和事业能力以及世界观,我希望他能够在二十岁左右能够心智独立,成熟,坚强,有自知之明,对未来的世界有一个实事求是的认知,当然最好他能有一个远大的理想,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有脚踏实地走好未来人生道路的心理素质。

不希望孩子未来成为什么:不希望孩子成年以后仍然内心脆弱和有依赖性。

因此和现在很多育儿文章所提倡的不一样,我的育儿目的不是为了让孩子喜欢我,当然也不是让孩子怕我,事实上我不在乎孩子现在喜欢我还是怕我,因为我的目标是在十到二十年后培养起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心理素质。我相信人的观念会随着年龄和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孩子在小的时候可能会怕我不喜欢我,但是等他长大了,他回想起来,会感激我,因为他发现我给他呈现的是未来真实的世界,我给他提前为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挑战打了预防针,做了准备,他会为此理解我的用心。

我的教育既不是给孩子演一部喜剧片,也不是悲剧片或者恐怖片,而是给孩子演一部纪录片。我相信让孩子早点认识真实的世界比晚认识对他们更有好处。很多人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在年纪长大以后遇到了以前没有预料过的生活变故,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在孩子年轻的时候适当的经历一些挑战和坎坷,这有助于让他的内心坚强,安然地度过未来人生的风雨。

教育方法:我的方法是奖罚分明的条件反射式的教育。

其中奖赏的部分包括给孩子口头的夸奖,爱吃的食物,喜欢的玩具。我很注重给这些奖赏的时机,我会选择在孩子完成了父母给他的某件任务之后给予的,比如两岁的孩子在能够自己穿裤子或者脱裤子之后。

惩罚的部分接近“棍棒教育”,并不是真的用“棍棒”去教育孩子,而要究“棍棒”之下的惩罚与规则。

在孩子的教育中,爱与耐心教育不可少,对于孩子要以夸奖、鼓励的方式帮助他们顺应自然去成长,勇敢去做,勇敢走出爸妈的怀抱,而“棍棒教育”则像是一条警戒线,是控制孩子不要做出出格的事,让孩子明白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的“高压线”。

一旦孩子做错了什么事,碰到这条“警戒线”,“棍棒教育”不是让你拎着棍子去“教育”孩子,而是应该做出相应的惩罚机制,比如抄写课文,打手心,罚坐,没收心爱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