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例:小畜之中孚

摘自:高岛易断

九三:舆脱辐,夫妻反目。
《象传》曰:夫妻反目,不能正室也。

“舆”者,人所乘以远行也;“辐”者,轮中之直木;“说”者,脱也。“夫妻反目”者,谓夫妻互相瞠目而视,故曰“反目”。此爻以阳居阳,刚而不中,才强而志刚,其性躁妄而不能自守,先众阳而锐进,为六四所止,故比之车之运行,脱辐而不能进,曰“舆脱辐”。九三之阳,比六四之阴,有夫妻之象,但夫为妻所制,阴阳不和,致夫妻不睦,则其妻之不顺不敬,其妇亦不为罪也。何则?夫之素行,苟能郑重笃实,闺门之内相敬如宾,夫何反目之有?反目之来,实由于夫之素行有缺:始则溺于私爱,继则疏于自防,终则为妻所制。阴柔渐长,而阳刚无权,此家之所以不齐也,故“象传”曰,“不能正市也”。盖妻正位夫内,夫正位夫外,今以妻制夫,出而在外,是闺门之不正也,九三至九五,互卦为离为目,巽为多白眼,皆反目之象也。

[占例] (史称:明治六年政变)明治六年(1873年),日本派大使到欧美各国。当派遣之初,使臣不能与各邦私定条约,。在朝者不能创立新政,。后因海军与朝鲜发生纠纷,朝鲜炮击我舰,庙议征韩,遂分为征韩与不征韩二派。某显贵来,请占朝议归结,筮得小畜之中孚。
爻辞曰:“九三:舆脱辐,夫妻反目”。
断曰:此卦下卦三阳,欲牵连而进,为六四一阴所止,而不能进,乃以大为小所畜,故名曰小畜。下卦三阳,有锐进之性,在主征韩者,谓我国三百年来,以锁国为国是,故致文化落后于欧美等国,非力图进取,恐难独立于东洋。在主非征韩者,目击欧美之文化与陆,海军之装备,戒轻举之生事,辩征韩之不可,大反其议。后朝旨一从罢征之议,主征韩者愠其言而不用,群相辞职,谓之:舆脱辐“也。征韩与非征韩二派,至相仇视,恰如夫妻不睦,谓之”夫妻反目“。

论起卦与意念

前面讨论了学易的目标,比较了学佛与学易,作为易经方法论的第三篇,我想谈一下易经为什么灵,具体来说我想要探讨以下问题:

  1. 如何在起卦的时候使用意念?
  2. 意念到底在起卦中起了什么作用?

以上的问题我认为是易经理论的关键。当今世界绝大多数人认为占卜是迷信就是因为对以上问题没有令人信服的解释。反过来说,如果对以上问题有哪怕稍微好一些的解释那么会对易经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有极大的帮助。

作为以数据科学作为职业的人士,我对预测模型有很多接触。简单来说,所有的预测模型都包括这两部分:

  • 输入变量:对于某未来状况的问题,回答这个问题所需的所有信息。比如银行贷款部门经常问的问题是某个申请人“是否会欠款不还”,那么输入变量通常就是这个申请人所有的征信信息,包括FICO分数,所有历史贷款记录,信用卡借款还款记录等等。
  • 输出变量:对输入变量经过一系列处理运算得出的对未来的预测,一般是可能性最高的状况。

从这个框架来理解易经的预测方法,起卦是给易经这个预测模型输入变量的过程,得出的卦象就是输出变量。易经预测过程最不可思议的部分就是起卦。首先,英文资料对起卦是不做研究的(维基百科里面找不到起卦这个词条),认为它不是科学。中文资料当中搜索起卦,你能找到的大多数是方法,也有的文章讲到了起卦的注意事项,但是很少有人讨论为什么灵。

为什么占卦会灵?

对于这个问题,科学没法解释,但是佛经有解释。结合佛经的观点,我的答案是人所处环境中隐藏的信息(卜筮的结果)是对人的念头和想法的反应,而且这些信息就保存有事物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易经》就是解读这些信息的手册。

科学虽然无法解释,但是人体是具有明了事物发展规律和预测未来的特殊能力的,也就是佛经讲的性德。

百度百科的起卦词条讲世间万物皆可以起卦

由于宇宙世界万物之间均存在着偶然和必然的联系,古人的哲学观认为世界万物均可以起卦。

论文感而遂通,论起卦意念认为易经占卜是利用人体感应事物的特殊能力

周易预测的实质,就是运用人体这种能感应事物信息的特殊功能,运用卦爻干支一类的特殊符号,运用阴阳五行的生克规律,来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从而达到使人趋吉避凶的目的。

这篇没有署名的文章摘录了《張其成全解周易》的一段文字,关于意念与卦象的关系讲到两个重点:一同时性,二没有因果关联。这是心理学家荣格的观点。

西方著名的分析心理學家榮格說:《周易》的占卜不屬於因果關係,而是一種共時性也就是同時性現象。同時性現象證實了在異質的、無因果關聯的過程中,充滿意義的等價性質可同時呈現。同時性指出了在心靈與心理、物理事件間,時間與意義上都有平行關係,科學知識至今為止,仍不能將其化約為一項共通的法則。其實《周易》「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就是共時性的寫照。

是真的没有因果关联还是是科学仪器无法观察到?事实是后者,只不过科学没有能力证实。中国的古代哲学与印度的佛学都认为意念是因,卦象是果。中国古人讲

易道逐心

佛经中更多次断定心中的念头是因,外界环境是果:“一切法从心想生”,“境随心转”,“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等等,除此之外,对意念与卦象之间的关系有更细微的观察和论断,《菩萨处胎经》里提到

一弹指三十二亿百千念,念念成形,形皆有识

阐明了意念,物质与信息的关系。意思是说,一弹指间人脑可以产生三百二十兆个念头,每个念头都会产生物质,每个物质都会产生信息。这是佛在禅定中观察到的现象,因为这一切发生的速度太快,任何科学仪器都无法观察到。因此断定意念与卦象只是同时发生,没有因果关系岂不是显得很井底之蛙吗?

怎样占卦会灵?

论文感而遂通,论起卦意念提到决定占卦灵验与否的性格因素

在通常情况下,那种天性淡泊、少思寡欲的人和意念容易集中的人,他们感应事物的能力最强,他们所起的卦,反映的信息最明显、最真确、最全面。与之相反,那些心情浮躁,很难集中意念的人,他们感应事物信息的能力是很差的,他们所起的卦,反映的信息常常是不真确的,从而也是难以采信的。

每个人都能产生念头和想法,而且是源源不断的,为什么有的人占卦灵,有的人不灵?答案是诚信,诚而且信则灵,否则不灵。古人说“心诚则灵”,什么叫诚?意念集中,没有杂念是为诚。古人还说“信则灵,不信则不灵”,《張其成全解周易》提到

《易經》認為要使用同時性原理有效的唯一法門,乃在於觀察者要認定卦爻辭確實可以呈現他心靈的狀態,因此,當他投擲硬幣或者區分蓍草時,要想定它一定會存在於某一現成的情境當中。這就是說,觀察者一定要通過堅定的信心、非常的虔誠來實現卦與事的契合。

下面我想从方法的角度来谈如何起卦才会灵验。起卦方法有很多,正本清源,最正统的有揲蓍法,包括特定的筮仪,包括很多步骤;简单的起卦方法有金钱起卦,数字起卦,步骤较少,花的时间较短。但不管什么方法都包括有集中意念以及提问的步骤,下文试图深入剖析各种起卦方法中的这个步骤,以期发掘出造成起卦灵验的控制意念方法。

经典筮仪

占卦之前,為了表示誠意,需要默念一小段禱詞,原文是:

假爾泰筮有常,某(自己名字)今以某事(想要占問之事),未知可否。爰質所疑於神之靈,吉凶、得失、悔吝、憂虞,惟爾有神,尚明告知。

这句祈祷词就是经典占卜仪式中应该持有的念头,因此需要仔细分析。下面列出对这句话的几种解释。

  • 我的调查:这段古文对我来讲主要不好理解的是几句话,以下分别剖析之:
    • 假尔泰筮有常”:根据百度百科,这句话出自《礼记·曲礼上》:“假尔泰龟有常,假尔泰筮有常。”《礼记》成书于西汉,因此,“假尔泰筮有常”这句话用作占卜前的祈祷文应该早于战国。根据此博客,假,因也。尔,汝也。尔谓指蓍龟也。孔颖达 疏:“泰,大中之大也。欲褒美此龟、筮,故谓为泰龟、泰筮也。”,“有常”者,言汝泰龟泰筮决判吉凶,分明有常也。故云“假尔泰龟”、“泰筮有常”。因为用极大的蓍草或龟壳占卜吉凶,所以吉凶分明有规律。
    • 爰質所疑於神之靈”:爰,于是;質:通诘,诘问,因此这句话白话的意思是因此我以这个疑问向灵验的神明请教
    • 悔吝、憂虞“:据易学网,悔和吝在《易經》中是兩個獨立的斷辭,但《繫辭》傳中將兩者並稱:「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憂虞之象也。」「悔吝者,言乎其小疵也。无咎者,善補過也。」吉是得,凶是失,悔吝則是介於得失(吉凶)之間,由於不得不失,事有瑕疵不盡人意,但又不至到災眚罪咎的地步,因此人心有了憂虞(憂慮)的心理現象。這兩種患得患失的心理現象,除了用以描述人心對於得失的表現強度,更重要的是,也說明了人心改過向善、趨吉避凶的意志強度。
    • 惟爾有神”:出自尚书 武成篇,白话意思只有你们这些神明
  • 傅佩荣:希望憑藉偉大占筮所擁有的恆常法則,某現在正在考慮某事,不知可不可行。因此特地將自己的疑惑拿來請教神明的靈驗智慧,有關此事的吉與凶,得與失,懊惱與困難,擔心與寬心,都希望占筮的神奇功能可以明白告訴我結果。

金钱卦

以下金钱卦占卦方法来自豆瓣。另:钱币阴阳面的判断方法(易学网)

  1. 初爻(第一爻)手洗干净,待干后,选择一个安静的场所,将三枚钱币合扣在手心,意念集中在所测之事上,不要被外界其它的杂念干扰,心中的意念应为询问句,不能为肯定句,如测近期财运,意念应为“我近期财运如何?”,不能为“我近期财运肯定好”。待心中的意念专一、心平气和(大约一分钟)时,两掌虚空,随意摇动几下,不要使钱漏出,然后双手分开,将钱散落在平整、干净、较硬的物体平面上,让钱币自行滚动,不要人为的用手按住或阻挡,钱币若落地也不要管它,待钱币静止时,三枚铜钱的阴阳面有以下四种情况:
    • 若出现三个阴面,老阴,记为:▄▄ ▄▄×
    • 若出现三个阳面,老阳,记为:▄▄▄▄▄×
    • 若出现一个阴面、二个阳面,少阴,记为:▄▄ ▄▄
    • 若出现二个阴面、一个阳面,少阳,记为:▄▄▄▄▄
  2. 再按照“1”的方法,连摇五次,就分别得到了第二爻、第三爻、第四爻、第五爻、上爻(第六爻)。从第二次起,为保证意念的专一,不分心,在心中一直默想与第一次摇币时同样的意念下,拾起钱币直接摇卦。
  3. 把六次摇币所得的结果,按下面的顺序排列,就得到测事的主卦。

间不容发

下面摘录象数之理在《高岛吞象易经筮法揭秘》一文总结的日本易学家高岛吞象主张的易占时控制意念的方法,他的理论更加具体可操作

纵观高岛氏的易学思想,从前面可以知道,他对于易占深信不疑!认为是人与神之间的一种沟通。只有至诚无息才能感应,只有在间不容发的时刻分开竹签或者蓍草,或者在专注的忘我的时候,本能的分开竹签或者蓍草,或者拿起竹签,这样得到的卦象才是最准确的。

如何做到间不容发呢?首先,预测师要对《易经》的占卜深信不疑。求测者也要深信,至少不要不配合。在占测的过程中,丝毫不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十分专心的做好当前的筮仪,用心的默想要求测得事情。在默想的过程中。约需要一分钟到两分钟的时间。在最后面得一会儿,要屏息凝气,到呼吸觉得不能忍受的时候,把竹签或者蓍草分开。此谓之“至诚无息”就是诚心,专注!专心得连呼吸都忘了的意思。这是最重要的环节。

最后我想简短谈一下什么问题可以拿来起卦,易经占卜三不占原则就是回答,下面列出并重点解释一下第二条,因为义这个字的含义最模糊:

  1. 不诚不占,什么是诚?曾国藩在《读书笔记》中下了定义:“一念不生是为诚”,因此诚指的是念头专一集中,没有杂念。儒家经典《大学》说诚是“毋自欺也”,“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始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慊。故君子必慎其独也”。而“如闻恶臭,如好好色“这句话也被王阳明用来解释“知行合一”,可见诚的另一个定义就是知行合一,说到做到。
  2. 不义不占,对于义这个字的含义,净空法师有很好的解释:「義者宜也,裁制事物使合宜也」「又《會疏》曰:決斷是非,資宜而行,是為義」所以義得有智慧,沒有智慧就沒法子談義。決斷是非,什麼是「是」?什麼是「非」?你明瞭了你才曉得,「非」我們要遠離,「是」我們要接近;「非」不能做,「是」可以做。
  3. 不疑不占。疑是指疑问,有疑问才需要占卦,否则不需要占卦,这个原则不言自明。

未完待续

易经常用名词

本文总结《易经》常用名词以方便学习记忆

  • 八卦又称经卦
  • 六十四卦又称别卦,复卦
  • 贞卦:以下两种之一
    • 六十四卦的下三爻,也称内卦
    • 本卦的六十四卦
  • 悔卦:以下两种之一
    • 六十四卦的上三爻,也称外卦
    • 变卦的六十四卦
  • 互卦:六爻中的三爻,分内外两种
    • 内互:二至四爻
    • 外互:三至五爻
  • 错卦:上下卦颠倒,比如天地否变为地天泰
  • 倒卦:又称综卦,覆卦,反卦,把整个卦象旋转180度形成的卦
  • 世爻应爻:汉京房《易》学术语。京氏分八卦为八宫,每宫以一纯卦(八卦之重卦)统七变卦(一世﹑二世﹑三世﹑四世﹑五世﹑游魂﹑归魂),注以世应﹑飞伏﹑升降,并配天干地支五行,以占凶吉。
    • 世爻:代表自己。当得到卦后,要找出这个卦的世爻在哪一爻,可从初爻往上变,遇阳爻变成阴爻,遇到阴爻变成阳爻,直变到内卦和外卦相同,那么这个最后变得使内外卦相同的爻就是世爻所临的爻位。
    • 应爻:代表所测的事,他人,外物,事情的因素等。总与世爻相隔两爻。
  • 纳甲:卦或爻的纳(配)干,甲代表干支。由西汉易学家京房公开的占法原则。尚秉和认为纳甲法长期秘传,京房只是公开者,(百度百科
    • 八卦纳甲:将十干纳于八卦,并与五行、方位相配合。即乾纳甲,坤纳乙,甲乙为木,表示东方;艮纳丙,兑纳丁,丙丁为火,表示南方;坎纳戊,离纳己,戊己为土,表示中央;震纳庚,巽纳辛,庚辛为金,表示西方;乾纳壬,坤纳癸,壬癸为水,表示北方。甲为十干之首,举一以概其余,故名。
    • 六爻纳支
      • 京房:八卦的初爻纳支是:乾震同纳子、坎纳寅、艮纳辰,坤未、兑巳、离卯、巽丑。
      • 郑玄:乾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纳子、寅、辰、午、申、戌六阳辰,坤卦六爻自下而上依次纳未、酉、亥、丑、卯、巳六阴辰。其他六十二卦,阳爻就乾位,阴爻就坤位,例如,大有卦六爻所纳依次是子、寅、辰、午、卯、戌,既济卦六爻所纳依次是子、酉、辰、丑、申、巳。
    • 八卦纳支:狭义的八卦纳支序是:震子、巽丑、坎寅、离卯、艮辰、兑巳、乾午、坤未。广义的八卦纳支序是:还有“太极(太一、帝)申”,因为八卦系统还包括太极,乃至无极。
  • 射覆:古时数术家为了提高自己的占卜技能而玩的一种高超而又有趣的游戏,也是唐朝考核天文郎的主要考试内容之一。“射”是猜度之意,“覆”是覆盖之意。覆者用瓯盂、盒子等器覆盖某一物件,射者通过占筮等途径,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百度百科
  • 乾造/坤造:男命八字/女命八字,造即造化

历代易学大师

  • 焦贡(汉),字延寿,《焦氏易林》作者
  • 京房(汉),焦延寿徒弟,发明金钱起卦法,汉易象数学集大成者,引用《周易》卦爻辞阐释占卜结果
  • 管辂(三国),专注于八卦爻象和术数,易象数学术数派
  • 郭璞(晋),善术数,著有《易洞林》”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晋书)。郭璞林辞,从某种角度说,是对焦氏《易林》林辞的仿效和发展。

学佛笔记

弟子规说:

心有疑,随札记


净空法师谈到自己选择学佛的道路一开始所有人都不看好,十年二十年后那些本来不看好的人都赞他路走对了 开示“确实,成功的秘诀就是诚实 就是真诚 听话,就是老实,真干。有真诚心,有恭敬心,就不怕没有成就。”(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22)于2018年四月底


开始听胡小林老师于2011年在澳洲关于印光大师的十念法念佛方法的演讲并依教奉行,感觉受益匪浅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16,无住平等 感恩净空法师 我的学佛因缘)于2018年二月中 戊戌新年


净空法师开示“你永远不要想去依靠哪个人,指望哪个人,不要去依靠别人,要靠自己,一切从自己内心去求,会不求自得的” (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16


黄奇秀老居士往生记

黄老居士身患癌症,闭关昼夜念佛15天,每天吃一顿饭,2009年预知时至,2010年4月9日自在往生,往生后身体瑞相殊胜。有异香,经三天后仍然仍然如同熟睡,火化时有异香,而不是如平常人的腐臭。由此可见,境随心转,身亦随心转。佛教徒可以通过控制念头清是自己的肉身也得到升华。(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15)记于2018年1月底

问:学佛怎样契入最快?答:看得破,放得下。问:具体怎么做呢?答:布施。放得下即布施,看得破即智慧。这两个方法相辅相成,愈放得下,智慧越增长,智慧愈增长,放下越彻底。所以,学佛从哪里契入?从布施。不仅放下身心世界,而且放下分别,执著与妄想。(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11,章嘉大师给净空法师的教诲)记于2017圣诞前夕


李木源居士亲述:圆真法师亲身试验闭关七日念佛,不吃不睡只喝水,七日出关后红光满面;后来又成功闭关念佛21日,出关后真正体验到“禅悦为食”。(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8


印祖云:念佛要时常作将死将堕地狱想,则不恳切亦自恳切,不相应亦自相应。以怖苦心念佛即是出苦第一要法亦是随缘消业第一妙法。(黄文新往生纪实,广东兴宁慈光疗养院,2015年2月)

广钦老和尚:烦恼就是修行的下手处


夏莲居居士《净宗必读 净语 直念去》(若要佛法兴 唯有僧赞僧 4)2017/11/19

弥陀教我念弥陀,口念弥陀听弥陀,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


海贤法师避谈一心不乱和极乐世界的境界,因佛门素有规矩:

宗门忌讳谈境界,教下不许谈功夫

如古德所言:有钱者不说钱,有权者不说权,老将军不谈兵,老和尚不谈禅。

海贤老和尚言:宁可荤口念佛,不可素口骂人

藕益大师赞叹莲池大师语,海贤老和尚文革后重修南阳来佛寺(海会圣贤

只求脚底着实,何必门庭好看


佛经的时间单位:

  • 减劫:佛在世时人平均寿命一百岁,每一百年减一岁,直到人平均寿命减到十岁,也就是九千年,为一减劫
  • 增劫:从人平均寿命十岁开始,每一百年增一岁,直到增到八万四千岁,也就是八百四十万年左右是一个增劫
  • 小劫:一个减劫加一个增劫
  • 中劫:二十个小劫
  • 大劫:四个中劫

天台智者大师:

所观者何?不出色,心。色从心造,全体是心。

此语是整个佛法的总纲领


BBC纪录片:耶稣是佛教徒


宣化上人《我从虚空来》,华严经:

若人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佛陀教育化天下,如何求子生子教子

准备:受教,换心,断恶(辞职),搬家,素食,节欲,培福(孕中照常劳作),发愿

发愿:印光大师文钞,礼观世音菩萨求子疏文


山西小院

净空法师-现代科学还无法证明的:你不可以相信眼见耳闻的就是这个世界的全部,因为人眼所见到的光波是很狭窄的一个范围,波长比这个范围长的或者短的光人是看不到的,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同理也可以应用到耳闻上面。


近代往生的实例


定弘法师送母往生记
20170321
定弘法师在2017年1月现身说法,讲述了他母亲在听从了他的建议从2014年元旦开始闭关止语修行,三年后2016年12月底自在往生的过程。

听了这个讲述后我的感慨是又一个净空法师的弟子成功往生了。在当今散乱颠倒的社会,有多少人跟随净空老法的指引和教导下接触佛,认识佛,然后真干,最后成功往生?我不知道确切数字,但据说法师的讲经视频在全球的听众数上亿,因此公开不公开的往生弟子数估计能轻松超过100。法师如此殊胜功德堪比净宗初祖慧远于东晋在庐山创建的东林念佛堂123人全部往生的盛况。

定弘法师的讲述给学佛人很多实实在在的能付诸实施的指引

  1. 什么叫真干:老法师经常强调真干的重要,什么叫真干?答案就是闭关修行三年。对于非上上根人,要想往生胜券在握,必须闭关修行,学习经教再多也只是纸上谈兵
  2. 闭关需要做什么准备工作
  3. 关于怎样念佛往生:每天三万声佛号,坚持三年;黄念老往生前每天十四万声佛号,半年即往生
  4. 关于念佛往生的关键前提:坚定不移的信念,相比之下,只要信念坚定,即使不得念佛三昧,没有功夫成片都可以带业往生
  5. 死的时间是可控的:只要真干念佛,人可以在没病没灾,生龙活虎的情况下在自己选择的时间死。

刘善人说病
2016年11月
病都来自气与火,气是寒
病大多来自家庭伦常道亏
近人要远,远人要近:不要太牵挂家人
溺爱儿女就是推儿女下地狱
父慈子孝:慈是指领子学道
重男轻女为什么是错的:生男是传宗接代,生女是大孝天下,因为女是人根
治病的方法:行有不得,反求诸己。翻良心
脾胃病来自怨,抱怨别人的时候怨气进入人体,进入肉里,有问题怨别人不反省自己,吐出来是黄的甜的
心病来自恨
肝病来自于怒,怒是指生闷气,古人说话说破了无毒,有话闷在心里就会有肝病。一般男人得的多,女人得的少。吐出来是绿的,酸的
恼人嫉妒人导致肺病,金性人,冰存在肺管和皮肤,儿女不孝双亲,排出的味是辣的
肾病糖尿病来自烦,水性人,病毒存在骨髓里,吐出来是咸的
恨怨恼怒烦五毒都有会有内风湿关节炎
伦常颠倒:长春的一个电视节目演三个儿子争着养他父亲的事,当爹当祖宗老父亲都不去,小儿子说把他当孙子就去了。老头有智慧


佛教里的五荤菜
蒜韭菜茭头小蒜洋葱,不吃因为性情不好,生吃容易促进发脾气,熟吃产生荷尔蒙,引起性冲动


学佛答问
不妄语是指损害别人的欺骗,如果欺骗是帮助别人的那么是开缘,开遮持犯


戒有开缘
开,杀盗淫妄都有开,在什么情况之下?在利益一切众生之下,它就可以开。平常呢?平常没有这些特殊状况之下,你一定要遵守,那就不准开。


陈大惠访谈净空法师
关于俗世的追求,财色名食睡,怎样去求
中国古语讲:“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美国wake forest大学教授Robert Lanza:人不会真正死亡,死亡只是幻觉。

他的理论本质上源于爱因斯坦的能量守恒理论“能量无法被创造或者摧毁,它只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因此当我们的身体死亡时,我们意识的能量能够在量子水平上继续存活,目前来说科学家对于意识能量并不完全了解。


另:听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 妄尽还源观》笔记

听净空法师《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笔记(2/2)

最近花了很多时间听净空法师讲的《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YouTube视频,有很多感想,为了怕忘记,记录下来。这108集总共216个小时,我从2016年10月初开始听讲,陆陆续续的听了6个多月,到2017年4月24日听完。

此文记录55-108集,1-54集笔记在此

第108集
十种遍
十种佛恩
众生:众缘和合生起的一切,有有情众生,也有无情众生

第107集
讲十种“化不失时”:化是指佛教化众生
持名念佛是无量寿经里十六观的最后一观也是最重要的一观,为什么?因为其他十五观需要着相
四重恩:父母,佛,国主,众生
关于学佛的方法:法师初学佛的时候,没有学佛的环境和指导,方老师知道他:佛法在经典里

第106集
念佛可以三天成就,《净土圣贤录》记载宋朝营珂法师念佛三天成就
第六观:主伴互现帝网观
重重无尽,微尘里有世界,为什么?自性里没有大小,没有对立,没有远近。没有时间与空间。因此时间与空间在大乘被列入不相应行法

第105集
融三世间十身
三世间:有情世间,器世间,知正觉世间
业报身,生在人道的第一业因是爱欲,情欲,因此佛经说: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第103集
第五观:多身入一镜像观
法语无碍
相遍无碍: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教化众生
寂用无碍:寂指心清静,不为外境所动摇
依起无碍
分圆无碍:部分就是整体,整体就是部分,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
因果无碍,章嘉大师:佛法知难行易,行只需要放下
依正无碍:念头是能量,形是物质,识是信息
潜入无碍
圆通无碍

第102集
缘的重要:缘生万法
示三遍的第二遍出生无尽遍就是缘
四智:大圆镜智 平等性智 妙观察智 成所作智
智慧 能鉴众缘
用智慧分辨善恶缘之后,普通群众可以为了趋吉避凶因而随善缘,不随恶缘;应化在世间的菩萨则会随所有缘,目的是表演给世人看
因果报应:详细讲《兴起行经》的十宿缘:
1, 孫陀利谤佛,其业因是佛在过去世净眼曾经奸杀过一个妓女鹿相
2, 奢弥跋谤佛
闻法比生命重要,弘法利生的功德最大:佛讲“断人生命罪小,断人慧命罪大”
3, 佛患头痛

第101集
举释迦摩尼和六祖慧能成就的例子说明学佛最重要的是放下
跟随六祖慧能开悟的弟子43个,之前的禅宗五位祖师都是单传,之后的每位祖师指导开悟的弟子也都不过十个
佛在《兴起行经》中举了十个例子,体现了他的众缘观,十个例子都是宿世因缘,其残留即使在他成佛之后仍然危害着他

第100集
智身影现众缘观
五受:苦乐忧喜舍 苦乐忧喜是苦苦 舍是行苦 因舍不能长久
佛法的法印: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符合这四句话的都是佛教
极乐世界境界是由自性变现出来:唯心净土 自性弥陀
第99集
三不退:位不退 行不退 念不退
毗卢遮那:梵语,遍一切处

第98集
乾隆年间慈云灌顶法师在《观经直指》中说:极重的罪业,一切佛的经法忏法都消不了的罪业,仍然有一个方法可以化解就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
鬼神存在的证据:朱镜咒老居士在1910年亲眼所见他的同乡浙江温州的一个举人,家里的独子,梦中岳飞给他打招呼半年后要请他去协助抗击金兵,半年后果然预知时至往生了,往生时老居士亲眼所见。
我的感想:梦是人类进入六道其他维度空间的途径
老法师的感悟:原来大忠臣岳飞在鬼道,因为他报仇雪耻的心很重,嗔恨心
因此灾难超度佛事重要,净宗一般用三时系念,开示阴阳两利,鬼神特别喜欢

第97集
生在西方极乐世界即为阿惟越致菩萨,即不退转菩萨,即保证在一生证得佛果
楞严经:(一切法)当处出生 随处灭尽
辩才无碍智
因果报应 丝毫不爽,法尔如是:自然法则 本来如此
辞无碍智:菩萨与众生交流没有语言障碍 因为心灵感应

第96集
心境秘密圆融观
秘密:深秘 奥秘
阿赖耶有三细相:1,细念波动是业相,一念妄动,无始无明;2,细相是境界相;3,识是转相
六种神通:天眼通 天耳通 宿命通 他心通 神足通(七十二变)漏尽通(断尽见思烦恼 证阿罗汉果)
六神通是自性的本能,人人都有,因为分别执着的障碍而失去了

第95集
能否看见别人做的梦:佛家道家都认为可以,但是需要定功很高心清静的人才可做到。比如唐传奇中的黄粱梦
人生结束的时候可以带走的:功德 福德 业障 还有愿望
这一观的主要内容:观法身 观报身
法身:遍法界虚空界跟我是一体 法是宇宙万法 “十方三世佛 共同一法身“ “破一品无明 证一分法身” 本有的 放不放下都在那里 只不过有隐和显的区别
报身:智慧身 分四十一个阶级 需要通过放下修成
佛法对真假的定义:真是永恒不变,凡有变化的都是假的

第94集
从心现境妙有观
念头的能量:境随心转,仍然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为什么?因为凡夫的念头能量不够。其实凡夫和佛菩萨的念头的能量是相同的,不同的是有没有妄想分别执着,佛菩萨心清静 没有分别执着,也就不会障碍念头发挥他的能量,凡夫的念头能量小是因为障碍太重
战争:根源是荤食,人与畜生,你杀他 他杀你。因果报应,楞严经云:羊死为人 人死为羊。古大德说只要众生不吃肉,世间就不会再有战争。“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生”
父母成就生命,老师成就法身慧命 用生命成就法身慧命 是大孝 “一子成佛 九祖升天”
地藏经:心不清净的人,在临终前会看到过世的亲朋好友,其实本来面目是冤亲债主,目的是来引诱他。
因此临终关怀最重要的是提醒老人老实念佛,不去理会那些幻象
鬼神喜欢听地藏经,晚上适合播放地藏经

第93集
佛在十善业道经上讲:菩萨有一法能断一切世间苦,这一法就是善,心善 行善

第92集
六观深广相同 方法不同 一即是多 多即是一
修行提升的障碍会来自冤亲债主
三种债:命 财 人情
清除障碍需要还清债务,方法是修功德回向给冤亲债主
三皈:觉 正 净 觉而不迷 正而不邪 净而不染 最简单的早晚课

第91集
摄境归心真空观
境:所现 所生 所变 “心现识变”
关于功德
戒 福德,来生的福报,可在人间或天上
定慧 功德 了生死 出三界
佛菩萨在世间“建水月道场 作梦中佛事”,因为没有执着
佛菩萨也会应化在世间做杀盗淫妄的事,比如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妓女和杀人犯,但是区别是他们做这些事不起心动念,目的是帮人消业提升

第90集
理事无碍观
不变随缘是佛陀 随缘不变是菩萨 不随缘不变是阿罗汉 随缘随着变是六道众生

第89集
真空观
一门深入 长时熏修:法师认为自己修学佛经繁多,路走错了,如果专攻一部经,五十八年,不开悟也得三昧
法师觉得老实比多闻更高明,更不容易,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修成的
华严宗 法界三观就是“能生万法”
三性:遍计所执性 依他起性 圆成实性

第88集
正法与邪法的标准
正法:依照经典所说的理论方法去修学,戚入的境界与经典所讲的相应
邪法:废弃了戒律,曲解经典的理论,在日常生活中与佛菩萨的境界相违背
印祖的四句座右铭: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信愿持名 求生净土
敦伦:和谐的人际关系,父子有亲 君臣有义 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 朋友有信,儒家
尽分:把自己的本分做好
闲邪:防止邪知邪见 邪说邪行,用因果教育,用太上感应篇,道家
诚:真诚,表现在十善业道,佛家
信愿持名:净土的三资粮,信愿行
求生净土:发菩提心
菩提心:真正发心求生净土(藕益大师)
戒律和礼的区别:法师感悟之所以戒律很重要,因为戒律三千年不会变,是性德,而礼会随着时代变
四大戒律: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一门深入 长时熏修,八载寒窗读楞严

第87集
章嘉大师行住坐卧皆在定中
赞许企业家论坛中的一个演讲:山东电视台吕明晰,天下父母心的总导演,报告题目是电视对人心的影响
法师觉得这位先生是菩萨再来,救苦救难
法师学华严经的老师:清凉大师的疏钞,李通玄长者的合论;无量寿经的老师是夏莲居居士的会集本,其学生黄念祖的大经解
净宗学会
来源:黄念祖居士希望法师在海外成立净宗学会,完成其师父夏莲居的夙愿。随后在法师的号召下,北美成立了三十多个。
性质:与古时候的莲社相同,各个协会都学习五经一论,其他方面各自人事财务管理独立,只有讲经教学会交流,
魔:翻自梵语魔罗,意思能夺命,杀者
观察身边一切人事物,是属于魔一边的还是佛菩萨一边的,前者是一切诱惑你生烦恼,生名闻利养,自私自利,贪嗔痴慢,让你起心动念都损人利己,这些是魔之能事。相对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大乘佛法是正法,能救世界
五蕴
色:身体
受 感受 苦乐忧喜
想 念头 分别执着
行 念头一个接一个 前念刚灭 后念又升
识 潜意识 前世今世生生世世所有念头也就是业,又叫种子,的仓库
烦恼魔
死魔

第86集
修止的条件:“住于静处,端坐正意”

第85集
人生的意义:以假修真,身体是假的,看破放下提高灵性是真
境界现前的时候看你有没有智慧,有智慧的话没有一个境界不是好境界
心理医生 Brian Weiss,催眠术专家,讲地球人口越来越多是因为人道这个学校课程很受欢迎,成就容易,因此来投胎的灵魂多
人间的修行大起大落,好的可以到西方实报庄严土,差的堕落进地狱;进步的快,淘汰的也快

第84集
理事玄通非相止
指放下妄想
玄:微妙玄奥
非相:佛经:离一切相 即一切法
诚的定义:“一念不生是为诚”,曾国藩读书笔记。了凡四训里云谷禅师给了凡举的例子:道士画符一气呵成符就灵,否则就不灵。“念经不如念咒,念咒不如念佛”,因为佛号最短。如果能念一万声佛号不起一个念头,就相当于念佛三昧的境界了
美国老人羡慕中国三代同堂的生活,他们有物质生活,但是精神生活匮乏,坐吃等死

第83集
定光显现无念止
无思成事 念者皆从

第82集
定光显现无念止
叫我们放下念虑
一乘教,乘;佛法能载人到达涅槃岸
来生得人身的条件:中品十善,虽然没断,但能够控制住。具体细节需要细学
一乘法是达摩祖师传给上上根人的
二乘三乘是佛的方便说,一乘是佛的正说

第81集
住著:心里常想着一个人,想一个事,想着佛菩萨都是住著,所以禅宗里面讲念一声佛号要漱口三天,为的是做到:“法无自性,无所住著”,也就是“无我相 无人相 无众生相 无寿者相”
关于住著的害处,讲了一个宗门的公案:老和尚放下钵盂得住著而摆脱生死,老和尚心很清静,寿命到了,小鬼来抓但是找不到
佛法善恶的标准:利益众生是善,利益自己是恶,因为利己必损人
无记业:没有善恶的行为,比如喝一杯水

第80集
性起繁兴法尔止
法尔:古今常然,自自然然是这样,没有一丝毫勉强造作

第79集
观人寂泊绝欲止与中国老祖宗讲:“与人无争 与世无求”意思相似,原因是五蕴皆空
五欲:财色名食睡,佛讲是地狱五条根

第78集
观人寂泊绝欲止:讲境与缘,物质与人事环境,物质与人事环境转
印光大师:“世乱已极,人心已死”是在说七十年后的当今世界
太太一词的由来:周文王的祖母叫太姜,母亲叫太妊,妻子叫太祀,都是善女人,因此文王武王都是圣人,因此后代希望女人结婚后学习三太所以叫太太
惜福,否则的话:禄尽人亡,因此要节俭
讲节俭的模范
印光大师最佩服的两人;孔子和范仲淹
范仲淹自己节俭,用俸禄养了三百个穷人,福报是范家后代世世代代都出人才
曾国藩,教育子女落实传统文化
提倡帮助别人,尤其帮助有善根有德行的人

第77集
照法清虚离缘止:照见万法不可得
诸佛菩萨“用心如镜”,善缘恶缘顺境逆境,不落痕迹
真谛之法 本性空寂 俗谛之法 似有即空:似有的意思就是一切法 无所有 毕竟空 不可得
佛法讲五件事;对一切众生普及的是伦理道德因果,对根熟的众生传授的是上根利智
每天看蔡礼旭的“弟子规细讲”光碟,40小时长,看了很多遍也不厌倦

第76集
慎独:一个人独处的时候慎重自己的念头怕天地鬼神看到自己的坏
人与人相处长久的关键:利益没有冲突,举例他和韩馆长能相处三十年因为他要的她不要,她要的他不要

第75集
参:不用心意识,离心意识
科学家哲学家永远找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相,因为他们用心意识,就有分别执着
礼敬 诚敬 在学习中的重要
何为诚敬?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贪嗔痴慢就是诚敬
再进一步是放下五种见惑:身见 边见 等
“一经通,一切经通”的通的含义:见性,也就是“入无相定,见诸法寂静”
蕅益大師云:「得生與否,全由信願之有無。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淺。」(不是长短,是否有夹杂妄念)
华严经的听众十类之一:大心凡夫

第74集
威仪住持有泽德,提倡佛弟子为大众作表率,佛弟子就是延续千年的共产党员
强调道场简朴,简朴能长久
佛法衰落的原因:道场不再讲经
强调讲经人才培养
菩萨:当相即空,相尽心澄
入的含义:顺应性德是入,违背性德是出
佛与如来区别:佛是从相上看,如来是从性上看

第73集
开始讲入五止
讲到了为什么自己没有道场,举例说别人送楼层给他讲经,他要求不仅送楼层而且要每月给六万块维护费才收,顺便透露自己的养生之道,一生不操心,不去承担有压力的事情

第72集
当今社会寺院丧失了清净,黄念祖居士举例:从前成就的顺序是:1,出家男众;2,尼姑;3,在家男众;4,在家女众。现在的顺序倒过来了:1,在家女众;2,在家男众;3,尼姑;4,和尚

第71集
菩提心:四弘誓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代众生苦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第70集
“广大悲云遍一切”:菩萨的大慈大悲心
为什么起心动念造业,就恶多善少?五十一心所中善心所11个,恶心所26个,恶比善的力量大
佛经云:身为苦本
五蕴像泡沫,聚在一起由于缘,缘是因为业力

第69集
感应有四种
显感显应,显感冥应,冥感显应,冥感冥应
别人错了,错也是对的;我做对了,对也是错的
“不与众生希望毛发报恩之心”:帮助众生不求报恩
提议三四十个人一条心做一个弥陀村的示范点

第68集
普代众生受苦德
印光大师弟子用的念佛方法,四句一轮,每念一句想莲花的颜色:青色青光,黄色黄光,赤色赤光,白色白光。不管用什么方法,关键是要摄心

第66集
柔和质直摄生德
复习
妙用:阿赖耶里面不落印象。菩萨的心如同镜子,六根接触六尘不留痕迹,凡夫的心如同照相机,不断留下外界的印象
菩萨都会摄受众生:众生有感,如婴儿,菩萨有应,如母亲
证果所得到的神通
初果:天眼 天耳
二果:他心 宿命
三果:神足通
四果(佛教独有):漏尽通
存心: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落实:看破放下自在随缘念佛
念佛法门的来源: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一参,德雲比丘教 善財童子念佛法門,就是般舟三昧。這個念佛的方法,只可以站著念、只可以走著念,就是我們今天說的繞佛,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它一期通常是九十天,九十天不可以睡覺、不可以坐下來,所以這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第65集
经云:“尸罗不清净,三昧不现前”
尸罗是戒律
三昧是正常的享受,或正定。如果念佛一个小时没有一个妄念则功夫得力,念佛三昧境界更高,是指日常生活中即使不念佛六根接触六尘不起一个妄念,念佛和不念佛一样
三皈:佛法僧,觉正净。觉门只适合上上根人,一般人不可以。净土宗和密宗都修净门,都修清净心,密宗的清净心达到染净不二,相当于净土宗的理一心不乱
佛门的戒与中国的礼的区别:戒是出世间法,符合性德,亘古不变;礼是世间法,历朝历代会修改

第64集
涅槃八法味
一、常住。謂此涅槃之理,徹三際以常存,亙十方而常住。故曰常住。(三際者,即過去未來現在三世也。十方者,四方四維上下也。)破四相,证小乘佛国;破四见,得大乘佛果
二、寂滅。謂此涅槃之理,寂絕無為,大患永滅,故曰寂滅。
三、不老。謂此涅槃之理,不遷不變,無增無減,故曰不老。
四、不死。謂此涅槃之理,從本不生,今亦不滅,故曰不死。
五、清淨。謂此涅槃之理,安住清涼,諸障悉淨,故曰清淨。
六、虛通。謂此涅槃之理,虛徹靈通,圓融無礙,故曰虛通。
七、不動。謂此涅槃之理,寂然不動,妙絕無為,故曰不動。
八、快樂。謂此涅槃之理,無生死逼迫之苦,有真常寂滅之樂。
印祖一生教学的总纲领:“敦伦尽分,闲邪至诚,信愿持名,求生净土”

第63集
大般涅盘的四大乐
易经:“精气为物,游魂为变”
涅槃的三个定义:法身 般若 解脱,三德秘藏,藏是指部分里面有全体的秘密
证大般涅盘的四大乐
无苦乐:无世间之苦
大寂静乐:享清福,禅悦为食,虚云老和尚入定一个月不饮不食,自己却往往感觉只定了一顿饭时间
大知乐
不坏乐

第62集
“念念成形,形皆有识”就是讲阿赖耶的三细相,念是业相就是波动,形是转相就是精神现象,识是境界相就是物质现象;前念后念互为因果。
怎样念佛
都摄六根净念相续:六根攀缘六尘,都摄就是反闻,让六根收回来,收心。让眼看到色性而不是色相,耳闻音性而非音相。净念是做到不怀疑,不夹杂
佛像头顶上的三个字:唵阿吽是指身口意十善业

第61集
华严经:“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
三皈是皈依自性三宝,皈是回头的意思
释迦是仁慈,摩尼是清净
皈依法是指“诚意正心”
烦恼习气佛法称俱生烦恼,是过去生积累的习性,也就是潜意识
提升灵性要靠智慧
梵网经:“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
微尘是无数的意思,是就指戒律,具体就是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
持戒随顺法性
远离愦闹,少欲知足
要远离热闹的场所,因为磁场不好,“知事少时烦恼少,识人多处是非多”
开缘:戒律的实施是灵活的

第60集
威仪住持有则德
逆流十心是具体怎样实施
法师自曝如果有一个道场可以一辈子长驻,那么将一辈子反复讲一部经:藕益大师的“阿弥陀经要解”

第59集
逆流十心
全是讲怎样忏悔
一深信因果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二生重惭愧
惭愧是羞耻心,具体的方法是隐恶扬善,“若真修行人,不见世间过”
三生大怖畏
四发露忏悔
佛氏门中有求必应,有求不应是因为罪业,消罪业的方法就是忏悔,“知过必改后不再造”是真正忏悔
五断相续心
谓修行之人。所作恶行。既忏悔已。即须决断。不可更作。又作翻破恶念相续之心也。
六发菩提心
菩提是觉悟的意思,观经中的至诚心,马鸣菩萨起信论中的直心真心大悲心,法师认为就是清净平等觉
七断恶修善
八守护正法
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正法
九求十方佛
除了观音菩萨之外,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十观罪性空
谓修行之人。从无始来。不知诸法本性空寂。广造诸恶。今则了知贪嗔痴等一切恶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颠倒。颠倒起于人我之见。今既了达我心本空。罪性无依。以此翻破无明昏闇之心也。

第58集
法师总结自己五十多年学佛的不足
说自己只学了释迦摩尼的外表,精进不够,说自己只有解悟,没有证悟
顺流十心
八不畏恶道,谓诸众生不知戒律,无恶不为,于恶道全无畏惧。
冤亲债主会在临命终的时候来障碍你的往生,要预防这个发生就要在修行时用智慧和慈悲来化解,要在念佛读经时给冤亲债主回向。
法师自我介绍每天在读经念佛前念十一句,完后回向也是十一句,目的是拓开心量,报佛恩,报老师恩,南无是皈依,和南是礼敬:
1 南无本师释迦摩尼佛
2 南无本师阿弥陀佛
3 南无本师毗卢遮那佛
4 南无本师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5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
6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
7 南无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8 和南老师护法诸菩萨
9 和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尊神菩萨
10 和南此界他方一切城隍 土地 山神 龙王 树神诸菩萨
11 和南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仙姑精灵 一切天灾人祸罹难的一切众灵
九无惭无愧,谓诸众生造诸恶业,不知惭愧。
十舍无因果,谓诸众生生邪见,拨无一切善恶因缘果报。

第57集
威仪住持有则德
怎样落实到生活上是学佛,只学文字的话是佛学
忏除业障
顺流十心
顺即随顺。流即流转。谓诸众生因此十心。则随顺烦恼。流转生死故也。
一无明昏黯,谓诸众生从无始来。闇识昏迷。无所明了。烦恼所醉。
二外加恶友,谓诸众生内具烦恼。外值恶友。扇动邪法。劝惑于我。倍加隆重盛。无由开悟进修善业。是以流转生死也。
三善不随喜,谓诸众生内外恶缘既具。即内灭善心。外灭善事。又于他人所作善事。不生随喜之心。是以流转生死也。
四三业造恶,谓诸众生恣纵身、口、意三业,无恶不为。
五恶心遍布,谓诸众生为恶之心遍布一切处所,欲恼害于人。
六恶心相续,谓诸众生起恶心,昼夜相续不断。恶的根源是自私自利,自私绝对不能自利,自私没有不害自己。
七覆讳过失,谓诸众生不自发露所作恶行,无悔改心

第56集
继续讲威仪住持有则德
四威仪:行住坐卧
五门功课:三福,六和,三学,六度和普贤十愿
阿赖耶有全宇宙的信息,本文中的一微尘就是指阿赖耶
阿赖耶有三细相:业相,转相和境界相
讲普贤十愿

第55集
威仪住持有则德
中国老祖宗的五伦五常四维八德
鬼道是最容易看到的,稍微有些定功就可以
学神通的明演法师跟屈文六上师学密,入门要一天拜三千拜,磕头十万个,一年后见到鬼道,鬼和人互相看不见,鬼在晚上出末。鬼道和人间衣食住行差不多,唯一区别是总是阴天看不到阳光
净业三福,第三福中的深信因果是指念佛是因,成佛是果
把养老事业做好是无畏布施,如果让老人幸福快乐健康的度过晚年,果报是健康长寿
养老的社会问题:参观很多老人院的感受是养老的物质生活没问题,精神生活匮乏,坐吃等死,老人身心都不好。建议把老人院建成学校,讲历史讲故事
忍辱是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梵文中只有忍耐没有侮辱的意思,因为中国古代读书人把侮辱看得很重所以这样翻